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_久久久噜噜噜久噜久久_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_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

歡迎來到陜西建騰彩鋼鋼構工程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鋼結構三級資質、防水防腐保溫二級資質
建筑裝修裝飾二級資質、城市及道路照明三級資質

主營鋼結構、彩鋼瓦、巖棉夾芯板、凈化板、網架、樓承板、活動房等

全國咨詢熱線13669192588
029-86622898

熱門關鍵詞: 鋼結構 活動房 彩鋼瓦 巖棉夾芯板 網架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行業動態
行業動態

鋼結構行業深度報告:靜水深流,行穩致遠

發布時間:2023/4/3 17:31:10 瀏覽次數:58

鋼結構行業深度報告:靜水深流,行穩致遠

鋼結構可以指通過鋼構件進行鏈接的建筑結構類型,在結構主體材料的使用上區別于傳統的混凝土 結構、砌體結構、木結構。鋼結構也可以指鋼結構建筑體系,這一體系打通了房地產、建筑、冶金 行業之間的界限,促進了以裝配式建筑為核心的建筑工業化的發展。鋼結構建筑體系從設計到施工 的建筑全鏈條上均區別于傳統建筑體系,傳統建筑體系在設計端往往更重建筑設計,在施工端側重 于現場取材、施工澆筑;而鋼結構建筑設計中建筑設計與結構設計結合的更加緊密,在施工端,通 過結構件在工廠端的預制實現更加清潔、高效的現場安裝。 相比于磚、石、木、混凝土四種傳統建材,鋼材具有輕質、高強、受力均勻、易于工業化、可循環 使用等優點。基于鋼材的性能,鋼結構具有跨度大、自重輕、質地均勻、塑性和韌性好、耐火性差、 耐腐蝕性差、導熱導電性強、可焊接性的特點。

鋼結構與裝配式建筑:回溯發展歷史理清“雞與蛋”的關系

討論鋼結構行業,必然提及裝配式建筑。鋼結構行業的發展給予了裝配式建筑產生的土壤,裝配式 思想的演進為鋼結構行業提供了發展的方向和指導。自十八世紀以來,西方國家將鋼鐵作為建筑材 料使用經歷了鑄鐵、熟鐵到鋼的三個時期,現代鋼結構建筑起始于 1851 年倫敦世博會會場水晶宮, 到 1890 年,隨著鋼骨架(框架結構)趨于完善,發達國家的市政建設基本告別以“梁柱式”、“徹塊 類”為代表的土木建筑,進入鋼結構時代,應用推廣促使了鋼結構行業迅速發展,并帶來了鋼材加工 工藝的進步和質量的提升,從而促進了建筑產業化、工業化的發展,高度工業化的建筑產業為裝配 式思想提供了土壤。1954 年,通過對鋼結構骨架的模仿,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得以誕生,并憑借媲美 鋼結構的性能得以快速推廣。 最早的裝配式思想發源于 1928 年的包豪斯校舍,迅速發展于二戰后美國的造城運動,裝配式是一種 基于制造業批量生產邏輯的建筑“生產”方式,通過預制、預裝的結構件以及標準化、可替換的鏈接、 安裝件,實現建筑主體的快速拼裝,裝配式建筑與傳統土建建筑的區別即體現在制造方式上,又體 現在施工工法上。裝配式思想下基于安裝、拼裝以及標準化的要求,反過來又為鋼結構行業指引了 發展方向。


綜上所述,雖然裝配式思想是隨著鋼結構行業發展而產生的概念,但隨著裝配式建筑的推廣和發展, 其涵蓋了木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在內的等各種預制結構體系。現今,鋼結構建筑作為 裝配式建筑的重要種類,隨著裝配式建筑在國內的推廣而發展。

產業鏈:中游廠商受上下游影響大

鋼結構產業鏈包括上游原材料生產商,中游鋼結構加工企業以及下游的工程施工單位。上游原料生 產商把鐵礦石冶煉成鋼錠和粗鋼等,通過卷軋、冷彎等技術工藝進一步加工成板材、管材、長材等 鋼鐵半成品提供給中游鋼結構廠商。鋼結構廠商提供鋼結構的設計、加工、安裝和維護等等服務將 產品交付給下游企業或自主承包工程,下游企業則主要負責各類鋼結構的施工。

上游鋼鐵行業總體產能過剩,地產、基建占需求超 50%

上游鋼鐵行業經歷了十余年高速發展,整體產能過剩,進入結構性改革新時期。2021 年底工信部、 科技部、自然資源部聯合發布《“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提出到 2025 年,粗鋼、水泥等 大宗產品產能只減不增。2022 年 2 月,工信部、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關于促進鋼鐵工業 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要求優化產能,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根據世界鋼鐵協會資料,全 球房地產與基建用鋼量占鋼鐵下游需求超 50%。我國當前城市化水平相比發達國家仍有較大提升空 間,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持續推進,廣大農村、城市郊區的地產、基礎設施建設仍將帶來較大的用鋼 需求。

鋼鐵工業發展與城市化進程息息相關。建國初期,我國處于工業奠基期,鋼材匱乏、城市化進程較 慢。改革開放以后,國內經濟迅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鋼產量逐年增加,到 1996 年國內粗鋼產 量達到世界第一,到 1999 年,國內城市化率由 1978 年的 17.9%提升到 34.9%。2000 年之后,經歷 了“十五”、“十一五”期間重要鋼鐵企業的跨區域重組,行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產量快速提高,經 濟發展之下城市化進程加快。2015 年之后,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提出,鋼鐵行業進入發展新時期,但 國內城市化進程仍在快速推進,到 2021 年,城市化率由 2015 年的 55.5%提升至 62.5%,根據 2022 年 6 月發改委印發的《“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我國仍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期,城鎮化動 力仍然較強,城市群、都市圈仍在持續發展壯大,縣城基礎設施建設仍需完善。

鋼材作為鋼結構的直接材料,其價格變動顯著影響行業利潤。鐵礦作為鋼鐵生產中的最主要原料, 其價格波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鋼材價格水平,此外,短期內的庫存水平亦會對鋼材價格產生影響。 2022 年前三季度,由于國內疫情影響,鋼鐵供應鏈受到較大沖擊,市場供需錯配導致鋼材庫存處于 高位,同時鐵礦價格持續下降,使得鋼材價格持續下跌;進入十一月后,隨著疫情放開,預期轉好 以及鋼廠鐵礦庫存創下新低,鐵礦價格快速上漲,并帶動了鋼材價格上漲。

我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高。雖然我國擁有較為豐富的鐵礦儲量,但礦石品質偏低,大多只能用于生 產配礦原料。全球優質鐵礦資源集中于澳大利亞和巴西,以力拓(Rio-Tinto)、必和必拓(BHPBilliton)、 福蒂斯丘(FMG)、淡水河谷(VALE)四大礦商成本和規模最優,因此全球優質鐵礦供給相對集 中,四大礦商市場議價能力較強。

中游集中度仍低,強者恒強局面顯現

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鋼結構產量占粗鋼產量比重仍較低。根據日本鋼鐵聯盟(JISF)數據,近年 來日本鋼結構產量占國內粗鋼產量比重在 20%左右;根據富煌鋼構年報,美國鋼結構建筑用鋼量占 粗鋼產量逾 50%,2020 年我國鋼結構產量占粗鋼產量僅 7.6%。

鋼結構的加工流程主要包括放樣與號料、切割、成型、矯正、邊緣加工、制孔、組裝、焊接、銑端 與鉆安裝孔及摩擦面處理、除銹與涂裝及編號、鋼結構預拼裝等內容,加工難度較低,容易實現批 量化、標準化生產。由于技術門檻較低,國內鋼結構行業集中度仍然較低。根據萬得數據,2021 年 鋼結構行業 CR5 產量占比僅 6.4%,根據 Datayes 數據,行業龍頭鴻路鋼構 2020 年市場占有率僅為 3.1%,目前,行業內約有 2,500 家企業,以開展專業分包的中小企業為主,競爭激烈,呈現“大行業, 小公司”的特點。


行業集中度提升之下,未來鋼結構領域強者恒強的局面將更加明顯。根據中建科工公司債募集說明 書,美國鋼結構行業 CR3 占比超過 50%,其集中度提升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由于重型鋼結構、 空間鋼結構建筑的總承包商往往要求承接商擁有一級建筑資質和優秀的過往項目業績,因此在工程 端形成擁有優秀項目積累的企業強者恒強的局面;二是鋼結構產品的交通運輸成本較高,在加工端 進行全國性布局的企業能夠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參照國外經驗,同時擁有資質優勢、項目優勢、 資金優勢以及智能化平臺和產業鏈資源的龍頭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將占據較大優勢。

集中度提升要點一:工程端績優企業強者恒強

相較于技術門檻較低的輕鋼結構,重鋼結構、空間鋼結構領域通常用于地標建筑的建設,其對施工 難度、技術要求更高,項目發包方往往會著重考慮承接方歷史施工經驗,擁有一級、特級資質的鋼 結構企業,因其具備多個大型一號工程的施工經驗,打造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在承攬大型工 程時更容易吸引客戶。

集中度提升要點二:加工端擴產企業圈地為王

制造加工環節利潤水平較低,利潤提升困難。上游鋼鐵行業發展較成熟,鋼材定價受進口依存度高 的鐵礦影響較大,使得中游企業面對上游環節的議價能力相對有限,單純的制造加工環節利潤水平 較低,且受成本端價格波動影響較大,這一環節的利潤提升需要企業在產能規模、智能制造和內部 管控上持續精進,即帶來資本開支的壓力,又提出內部治理的要求。

市場滲透率有待提高,下游業務增長潛力足

國內鋼結構行業發展時間較短。2001 年,住建部發布《鋼結構住宅建筑產業化技術導則》,制定了 鋼結構住宅發展的總體原則和相關規定,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鋼結構住宅。以 2008 年奧運會為契 機,鋼結構熱潮出現,相關技術規范和行業標準也逐步完善,共同促進了鋼結構建筑普及,使之廣 泛應用于建筑、鐵路、橋梁和住宅等方面。 由于鋼結構具備重量輕、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節能環保、可塑性強等優點,在公共設施、住 宅、工業廠房、海洋石油平臺等各個領域被廣泛應用。根據產品屬性,鋼結構可以分為輕型鋼結構、 多高層重鋼結構、空間鋼結構、橋梁鋼結構、電力鋼結構和海洋石油鋼結構。伴隨著我國工業化、 城市化進程加快,基建、住宅、能源開發、工業廠房等方面仍將繼續為鋼結構提供增量市場需求。

輕鋼:裝配式建筑加碼,輕鋼結構前景廣闊

輕型鋼結構主要用在低負荷承重建筑,指以彩鋼板作為屋面和墻面,以薄壁型鋼作為檁條和墻梁, 以焊接或熱軋 H 型截面作為梁柱,現場用螺栓或焊接拼接的門式剛架為主要結構的一種建筑。輕 鋼結構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優勢,即輕質高強、抗震性能優越、綠色可持續、結構體系多元化。輕鋼 結構強度高,同時質量輕,通常可以有效減輕建筑物自重 1/3,對于相同重量的建筑物來說,輕鋼結 構的構件截面小,使用凈高大,能夠有效節約建筑高度。通常適用于要求快速建成和需要搬動的建 筑,多用于工業建筑、住宅、學校等。

輕鋼結構的發展與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密不可分。2001 年至 2021 年我國工業增加值 CAGR 高達 11.3%,2021 年達到 37.5 萬億元,同比增長 19.1%,隨著我國工業化持續推進,工業廠 房建設和制造業發展將為輕鋼結構的應用持續創造需求。2021 年,我國城市化率達到 62.5%,但距 離發達國家的城市化水平還有較大差距,我國城市化建設仍有較大空間。根據 2022 年 6 月發改委印 發的《“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十四五期間,將推動城市群、都市圈建設,縣城城鎮化、 基礎設施建設仍需完善,城市化率的進一步提高將會繼續推動輕鋼結構需求增長。


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輕鋼結構住宅已經普及,根據中建科工公司債募集說明書,美國超過 40%住宅 采用鋼結構,在澳大利亞和日本,該比例已超過 50%。但在我國,鋼結構住宅占比仍較低,與發達 國家相比相差甚遠。隨著我國裝配式建筑政策的持續加碼,鋼結構住宅的市場規模也會逐步提高, 進而推動輕鋼結構市場發展。

重鋼:高層建筑發展拉動重鋼需求

重鋼結構又稱多高層鋼結構,一般指 10 層(含)或 24 米(含)以上采用全鋼、鋼框架-混凝土 的建筑結構形式,是一種重要的承重結構體系。重鋼結構在高層辦公樓中的應用比例日益提升,在 世界范圍內純鋼結構的超高層建筑占大多數。隨著我國人口密度的提升,土地資源日益稀缺,建設 高層建筑,高層建筑的發展可以緩解人口密度增長帶來的城市擴張與有限土地資源間的矛盾,我國 高層建筑在 2010 年以后進入快速增長階段,據世界高層建筑與都市人居學會(CTBUH)數據,截 至 2021 年底,我國大陸地區建成 200 米以上高層建筑數量達 997 座,遠高于其他各國,在世界最高 100 棟建筑中占據 45 席。隨著對超高層建筑規劃審批的加強,未來國內高層、超高層建筑有望持續 健康發展,并繼續帶動重鋼結構需求的提升。

空間鋼:大跨度空間結構用途廣泛,快速發展

空間鋼結構從功能上講是指能夠形成較大的連續空間的結構體系,主要特點表現為具有連續的大跨 度、大空間、大面積,外觀輕巧、美觀、具有現代感。我國現行鋼結構規范規定跨度 60 米以上結構 為大跨度,且中間不容許立柱。空間鋼結構因自重輕、強度大、可塑性強,容易實現較大連續空間 結構和設計多樣化的特點,主要應用于體育場、展覽館、機場航站樓、活動中心在內的大跨度公共 建筑。 根據民航局于 2022 年 1 月印發的《“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十四五”期間,仍將加大建設 投入力度,繼續完善國家綜合機場體系,加快樞紐機場建設,推進區域樞紐機場擴容改造,完善非 樞紐機場布局。在 2020 年基礎上,到 2025 年,新增民用機場 190 個,民用運輸機場 29 個。增量 機場將持續帶來空間鋼需求,此外,新建高鐵站點、體育場館等基礎設施建設也將拉動空間鋼結構 產品需求。


橋梁鋼:交通基建將持續對橋梁鋼產生較大需求

我國現在鋼結構橋梁主要形式有鋼拱橋、斜拉橋、懸吊橋,針對不同地形適用不同形式橋梁,主要 應用領域包括高速公路、高鐵、人行天橋、過水橋梁等。相比于混凝土橋梁,鋼結構橋梁有更高的 抗壓性和可塑性,施工方便,工程周期短,且抗震性能好,安全系數高,近十年來發展迅速,但在 鋼結構工程中占比仍較低。據中國鋼結構協會統計,2017 年我國鋼結構橋梁占鋼結構工程尚未超過 15%,而在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該比例分別為通常在 30%-50%。橋梁鋼需求主要來源于國內交 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拉動,近年來,橋梁在我國公路橋梁里程中的占比已超過 50%,特大橋梁的比重 亦穩步提升至近 20%。此外,高鐵的基建工程多使用高架橋梁作為路基,據國家鐵路局數據顯示, 京津城際鐵路橋梁占線路長度的 88%,廣珠城際鐵路橋梁比例達 94%。隨著高鐵建設的持續推進、 高鐵線路網的不斷完善,軌交投資仍將維持較高增速,路橋基礎設施建設將繼續對橋梁鋼結構產生 較大的需求。

鋼結構需求測算:建筑存量市場大,政策推動滲透率提升

后疫情時代基建、地產有望修復,鋼結構在建筑存量市場中的增量空間廣闊。在新冠疫情影響下, 2022 年全國建筑業房屋累計竣工面積 405,477.3 萬平方米,同減 0.7%,建筑業累計產值 311,979.8 億元,同增 6.4%,其中,建筑工程累計產值 276.253.4 億元,占比 88.5%,同比增長 6.6%。未來, 隨著新冠疫情管控降級,其對施竣工產生的不良影響將逐漸消退,基建、地產行業有望修復,保持 穩健增長。根據浙江省住建廳數據,2020 年全國鋼結構行業產值約 7,843.1 億元,僅占當年建筑工 程產值的 3.4%,行業增量空間廣闊。

政策推動鋼結構滲透率提升。2022 年 3 月,住建部印發《“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強調“積極推 進高品質鋼結構住宅建設,鼓勵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根據住建部數據,2021 年鋼結構新開工建筑面積 2.1 億平方米,較 2020 年增長 10.5%,占當年新建建筑面積 7.0%,占新開 工裝配式建筑的比例為 28.8%;其中,新開工裝配式鋼結構住宅 1,509 萬平方米,較 2020 年增長 25%。 相比之下,鋼結構在新開工建筑中的占比遠低于發達國家 30%-50%的水平,在相關政策重點支持 下,鋼結構滲透率有望持續提高。

根據中國鋼結構協會發布的《鋼結構行業“十四五”規劃及 2035 年遠景目標》,到 2025 年,全國鋼 結構用量達 1.4 億噸,占全國粗鋼產量比重達 15%以上,鋼結構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達 15%以上, 到2035年,鋼結構用量達2.0億噸以上,占粗鋼產量25%以上,鋼結構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達到40%。 在此基礎上,按相對中性假設預測,2023-2025 年行業市場規模分別達 8,026.4、8,767.3、9,758.8 億 元,分別同增 10.2%、9.2%、11.3%。

核心假設如下: 1、考慮全國建筑業房屋竣工面積將以年 4%的增速增長,鋼結構產量到 2025 年達到規劃目標,21-25 年,鋼結構產量年均增速達 11.5%,建筑業房屋單位面積用鋼量將由 2020 年的 21.1 千克/平方米提 升到 2025 年的 25.5 千克/平方米。 2、2021 年鋼材價格(按熱軋卷板 Q235B,4.75mm,上海現貨價)處于歷史高位,2022 年價格有所 回落,假設未來鋼材價格將逐步回歸五年價格中樞水平,2023-2025 年鋼價同比下跌 2%、2%、1%。 3、假設鋼材成本占鋼結構產品生產成本的 70%,鋼價回落之下行業毛利率改善,鋼結構行業 2022-2025 年毛利率分別為 14%、15%、15%、16%。

行業核心驅動力:建造成本變化,產業政策支持

建造成本改善,造價制約減弱

鋼結構建筑更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且在工程質量、節能環保、工期長度等方面均優于國內占比較 大的現澆混凝土結構建筑。長期以來制約其在國內發展的主因在于相比傳統工法較高的工程造價。 我國混凝土與鋼材的價格差距遠大于發達國家,這使得現澆混凝土結構長期以來具備鋼結構無法比 擬的成本優勢,阻礙了鋼結構建筑的推廣和發展。發達國家自 19 世紀 70 年代起重視環境保護,并 相繼出臺、制定了較嚴格的工業排放標準,是其混凝土與鋼材價格水平差距較小的主要原因。

鋼結構建筑成本中,原材料占比較高,人工成本占比較低。由于鋼材單位價格高于混凝土,鋼結構 建筑的成本中原材料占比高于現澆混凝土結構。但由于采用鋼結構在施工程序上更為簡便,有利于 縮短工期,節約施工中的人工成本、設備租賃成本及現場管理費,同時,工期的縮短又可以節約貸 款利息,使項目更早投入運營從而獲得收益。但從總體成本出發,目前國內鋼結構建筑相較于現澆 結構建筑仍不具成本優勢。

相比裝配式建筑中的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當前鋼結構建筑暫不具成本優勢。若排除成本因素,鋼結 構相比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過程綠色環保,結構占有面積小,建筑可使用面積 大,結構延性好,抗震能力更佳,能夠實現建筑特殊外觀造型要求等優點。在經濟性相差不大的情 況下,綜合考慮鋼結構具備的優點,在東部較發達區域的應用并無明顯劣勢。

盡管在多數場景下鋼結構建造成本仍高于現澆混凝土建筑,但隨著鋼結構產業鏈的逐步成熟,以及 雙碳要求下對工業品生產排污要求的持續提升,近年來國內鋼材價格與混凝土價格的差距逐漸縮小。 單位鋼材與混凝土價格差距由 2008 年的 45 倍縮小至 15 倍,成本端帶來的造價差距明顯縮小。

隨著人口紅利退坡,國內人力成本持續提高。一方面,我國正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2016 年以來, 國內適齡勞動人口占比持續下降,人口自然增長率下行。另一方面,人口紅利退坡之下用工成本持 續攀升,根據萬得數據,2021 年我國建筑業農民工工資為 5,141.0 元/月,同比增長 9.4%,傳統建筑 業正在面臨人力成本日益提升的難題,鋼結構帶來的人工費用及工期優勢將逐漸顯現。

產業政策支持,有望促使鋼結構滲透率提升

近年來,政策積極推動裝配式建筑、鋼結構建筑發展。根據住建部數據,2021 年新開工裝配式建筑 占新建建筑面積的 24.5%。裝配式建筑中,按結構類型區分,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占比 67.7%,鋼結構 占比 28.8%,木結構及其他占比 3.5%。作為裝配式建筑中的重要一類,在政策推動下鋼結構滲透率 有望持續提升。根據 2022 年 1 月住建部印發的《“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到 2035 年,國內裝配 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 30%以上,為此,“十四五”期間將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完善鋼結構 建筑標準體系,建立鋼結構住宅通用技術體系,健全鋼結構建筑工程計價依據,引導上下游產業鏈 協同發展。

趨勢變化:總包推進,智能轉型,業務外延

外部:工程總承包模式大勢所趨

鋼結構行業的商業模式主要有兩種:設計、施工與安裝一體化的工程總承包模式(EPC)和專業分 包模式。設計、施工和安裝一體化的工程總承包模式主要是指由企業向客戶提高從鋼結構設計、制 造、加工以及安裝的全方位服務,對承包工程的質量、安全性以及工期全面負責,企業營銷模式主 要以中標工程為生產和結算單位。工程中標后,先收取一部分訂金組織采購和生產,按工程進度分 階段結算銷售收入。該類業務模式生產效率高,能夠保證工程的安全性和質量,行業內的龍頭企業 均有采用此模式;專業分包模式主要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定制化生產制造,其利潤主要來源于產品制 造,采用這一模式的企業在承攬工程時往往依附于工程總承包單位,利潤水平較低,主要被一些中 小廠商所采用。

工程總承包模式利潤更優。由于工程總承包模式具有周期更短、施工過程中損耗更小、質控要求更 高的特點,可以有效地統籌項目進度、成本和質量控制,提高產品質量和產能利用效率,增加產品 的利潤空間,提高行業盈利能力,工程端龍頭公司積極推進業務模式由專業分包向工程總承包轉型。

工程總承包模式政策推進力度大。總包模式也有利于提高工程質量,便于控制成本。近年來政策對 工程總承包模式支持力度持續增強,各省市紛紛發布了各自的《工程總承包管理實施辦法》,大力 推行工程總承包模式,截至 2022 年 12 月底,已有 17 省出臺地方性總承包管理政策,除山西省之外 均明確提出在工程項目中倡導、鼓勵或優先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5 省轉發國家政策,且在文件中 均提及鼓勵或優先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的情況。鋼結構目前仍主要應用于公建領域,而在實務中, 作為公建主要來源的政府投資項目普遍采用工程總承包的發包方式,大勢之下鋼結構企業積極適應 變化,推進總包業務。

內部:智能制造轉型,數字管理賦能

加工端智能化改造有助于提高企業員工生產效率,又有助于提升產品質量、精度,從而提高產品 附加值。近年來,行業內龍頭企業積極加大研發投入,開發新技術,改造制造工藝,促進科研成果 在生產領域的應用。鴻路鋼構 2022 年加快在數控激光高精準切割、小型連接件的專業化智能化生產、 機器人自主尋位焊接、機器人噴涂等智能化改造及人才培養方面的投入,持續推動智能制造轉型; 杭蕭鋼構逐步實現了 H 型鋼構件制造工藝的高度整合和機器人切割、打孔等智能設備的高度集成, 實現用人成本的節省和資源的高效率利用;東南網架 2020 年投資建立了行業首家“20 萬噸新型裝配式鋼結構數字化工廠”,隨著產能陸續釋放,成本優勢顯現,人工需求降低約 20%。


數字化賦能,行業運營效率提升。2021 年行業平均研發費用為 4.3 億元,同比增長 31.5%,平均研 發費用率為 3.5%,基本保持穩定,研發支出主要用于數字化平臺構建、智能制造轉型以及現有工藝 的改進。行業內龍頭企業積極運用云計算、5G、AI 等各種技術性基礎設施,提高產能利用率,縮 短產業鏈響應時間,促進營銷能力、管理水平和生產技術的提高。精工鋼構基于自身特色打造的 BIM+ 數字化協同管理平臺已在千余個工程項目中實現應用;杭蕭鋼構搭建 O2O 平臺萬郡綠建,作為連接 上下游產業的紐帶,提供產品的宣傳推廣、采購銷售和融資服務,盤活自身資源,增強盈利能力。 龍頭企業數字化改造實現了降本增效和費用結構優化,銷售效率、管理水平總體改善,2017 年以來 龍頭企業銷售、管理費用率穩步下降。

外延:BIPV 市場廣闊

隨著鋼結構技術發展,鋼框架體系的運用,圍護結構不再需要承擔承重的任務,從而促進了玻璃幕 墻等輕質圍護結構的發展。在雙碳目標下,綠色建筑的要求將持續提高,作為建筑節能中重要一環 的 BIPV 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憑借工程端較高的相關性,鋼結構企業將業務外延,布局 BIPV 業務。 業務外延,積極布局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業務。光伏建筑一體化,是在建筑領域應用太陽能發 電的一種概念,區別于 BAPV 在建筑物表面安裝光伏發電設備,將建筑物作為光伏方陣支撐載體的 方式,BIPV 將光伏組件與建筑材料結合,使光伏組件成為建筑圍護結構的一部分。BAPV 常見于不 占用額外空間的建筑屋面,相比之下,替代幕墻的 BIPV 對光伏組件的要求更高,除了滿足發電功 能外,還需兼顧建筑結構諸如防火、隔熱的基本功能要求。

隨著光伏發電技術不斷進步,裝機規模持續增長,建設成本快速下降,2021 年起集中式光伏電站已 全面進入“平價時代”,不再需要財政補貼。光伏成本的快速下降,為光伏建筑一體化的規模化發展 奠定了必要基礎。

國家鼓勵發展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 市場前景廣闊。2021 年 10 月,國務院印發《2030 年前碳達 峰行動方案》,提出到 2025 年,新建公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 50%。2022 年 3 月,住 建部印發《“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要求積極推廣建筑光伏應用,鼓勵政府投資 公益性建筑加強太陽能光伏應用,提出到 2025 年全國新增建筑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 0.5 億千瓦的 目標。此外,多個地方已針對光伏建筑一體化出臺地方性補貼政策。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 政策文件的逐漸落地為光伏建筑一體化奠定了堅實基礎,BIPV 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行業內龍頭加速布局 BIPV 市場。精工鋼構在 2014 年進入 BIPV 市場,不斷加強低碳建筑及專業技 術的研發,開發了多種綠色建筑產品,具備先發優勢。子公司精工能源 2021 年營收達 5.1 億元,占 當年總營收的 3.4%,凈利潤 0.2 億元,占當年凈利的 2.9%;東南網架 2021 年設立與福斯特新能源 開發有限公司聯手成立了浙江東南網架福斯特碳中和科技有限公司,2022 年 9 月與日托光伏簽署戰 略合作協議,共同研發、生產應用于個性化 BIPV 建筑場景的高端光伏組件;杭蕭鋼構在 2022 年 4 月 對合特光電進行了增資擴股,同時基于其鈣鈦礦方面的優勢,持續推進 BIPV 業務的拓展。

財務分析:業績增長,營運改善,利潤提高

訂單、產量雙增,業績持續增長

隨著頭部企業產能擴張,訂單、產量雙增,鋼結構行業業績持續增長。政策推進之下,行業內頭部 企業持續新建產能,加大固定資產投資,提高業務承接能力。2021 年鴻路鋼構、精工鋼構、杭蕭鋼 構、東南網架、富煌鋼構產量分別為 338.7 萬噸/101.4 萬噸/87.24 萬噸/67.84 萬噸/30.8 萬噸,同比分 別增長 35.2%/32.0%/27.3%/26.5%/18.9%。2022 年鴻路鋼構、精工鋼構新簽訂單金額分別為 251.3 億 元、187.6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10.0%、10.7%。行業內上市公司總營收由 2015 年的 531.4 億元提升 到 2021 年的 1,621.0 億元,CAGR 達 20.4%,歸母凈利潤由 2015 年的 16.3 億元提升至 2021 年的 81.0 億元,CAGR 達 30.6%。2022 年前三季度,在疫情影響下,鴻路鋼構、精工鋼構、杭蕭鋼構、東南 網架、富煌鋼構五家公司累計總營收仍同比增長 4.1%,其中,鴻路鋼構、精工鋼構營收分別同增 7.8%、 6.4%,歸母凈利分別同增 6.1%、19.1%。


利潤水平提高,資產負債率上升,營運能力改善

頭部企業費用持續改善,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提高。2015 年供給側改革以來上游鋼材價格持續上漲, 上述五家公司平均毛利率由 2015 年的 17.3%下降到 2022 年三季度的 13.2%,合計減少 4.1pct。在此 背景下,行業內企業通過數字化賦能持續提升管理水平,降本增效,五家公司平均費用率由 2015 年 的 11.7%下降到 2022 年前三季度的 8.4%,合計減少 3.3pct。費用率的改善使得五家公司平均凈利率 由 2015 年的 3.0%上升到 2021 年的 4.4%,合計增加 1.4pct。

現金流呈季節性且波動劇烈,行業內經營活動凈現金流波動劇烈。鋼結構行業經營性現金流情況受 制于上游原材料及下游回款,波動劇烈。同時,施竣工的季節性特征,使得下半年經營性現金流情 況往往好于上半年。通常而言,上半年原材料采購支出較多,且由于項目多處于施工階段,經營性 現金流往往表現為凈流出形式,隨著下半年項目竣工,經營性現金流轉為凈流入。


行業資產負債率較高。鋼結構行業仍處于快速發展期,產能擴張、生產基地拓建和固定資產維修、 更新帶來較大的資本開支,是的行業資產負債率總體維持在較高水平,2016 年以來鴻路鋼構開始新 一輪的產能擴張,使其近年來資產負債率持續提高。

2016 年以來頭部企業營運能力逐漸改善,營運效率提升。2016 年以來頭部企業應收賬款周轉率持續 改善,應收管理水平持續提高;存貨周轉率方面,由于政策推進帶來的需求旺盛,頭部企業加大了 原材料采購力度,原材料占比持續提高,拖累存貨周轉。綜合之下,總資產周轉率和營運周期穩步 改善,頭部企業銷售能力不斷增強,資金周轉速度加快。

優秀的鋼結構行業龍頭企業

公司歷史悠久,產能規模大,是目前國內最大鋼結構企業之一。公司成立于 2002 年,2011 年于深 交所上市,擁有合肥、武漢、金寨、重慶、渦陽等大型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及智能停車設備研發制造 基地。近三年來公司逐步確立了以鋼結構加工制造為核心、其他業務相輔助的經營策略,投資建設 10 大生產基地,同時通過管理改革,提高生產效率、增強產品盈利能力,逐步確立了公司在全國鋼 結構制造行業的龍頭地位。

公司股權結構集中,架構清晰。實控人夫婦合計控股 47.0%。截至 2022 年 6 月底,公司創始人、原 董事長、實際控制人商曉波先生持股 36.2%,已于 2021 年 11 月辭去董事長及戰略決策委員主任職 務,以便更好實現持續的創新突破。公司現董事長為原財務總監萬勝平先生,總經理為王軍民先生。 王軍民先生企業管理經驗豐富,曾就職于中國蕪湖華聯集團、安徽國禎藥業集團。

2017 年以來公司營收、利潤維持高增。2022 年 1-3Q,公司實現營收 144.2 億元,同增 7.8%,歸母 凈利潤 8.7 億元,同增 6.1%,經營性現金流凈額 5.8 億元,同比扭虧,毛利率 12.7%,同增 0.1pct, 凈利率 6.1%,同減 0.1pct,費用率 5.6%,同減 0.1pct。2017 至 2021 年公司營收,歸母凈利潤保持 高速增長,年復合增長率分別達 40.3%、53.1%,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受原材料漲跌有所波動,但總體 向好,毛利率因原材料漲價承壓,費用率持續改善帶來凈利率穩步提高。

公司積極投資建廠,政府補助對業績增長起到一定支撐作用。公司 2021 年政府補貼中計入當期損益 金額為 3.6 億元,同比增長 91.1%,占總營收的 1.8%。回顧近五年利潤構成情況,政府補貼在凈利 潤中占比超過 20%,對公司業績增長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剔除政府補助后公司凈利潤自 2018 年 以來仍保持了較快增速。

公司優勢:專注主業,龍頭地位穩固

鋼結構:專注高端,鞏固龍頭地位。雙碳背景下裝配式建筑政策持續落地將推動鋼結構滲透率提升。 公司在提高產量的同時,繼續專注于鋼結構的高端制造,聚焦中高端應用領域。由于該類業務技術 門檻高、 加工難度大、產品質量及精度要求高,符合生產能力和資質要求的企業相對較少,市場競 爭相對緩和,公司可以充分發揮其規模效益和產業鏈協同效應,從而降低生產成本、采購成本,提 高毛利率,增強公司盈利能力。公司業務結構優化和智能化改造戰略成果顯著,在近年來原材料價 格大幅波動的情況下依然能夠保持噸歸母凈利的穩步提升。

公司聚焦鋼結構加工制造業務。鋼結構加工制造業務具有不同于傳統工程模式的優勢,其墊資少、 現金回款能力強、存貨周轉快的特點使得公司運營效率強于同行業公司。在承接工期緊、產量大、 技術高的加工類訂單時更能體現公司產能大、履約能力強、交貨快、成本易控制、標準化程度高的 競爭優勢。 規模優勢凸顯,營運能力提高。2016 年以來,公司持續推進產能建設,產能由 100 萬噸提升至近 500 萬噸,隨著產能建設推進,公司規模優勢日益凸顯,進一步提高公司生產環節的協同能力以及對上 游的議價力。同時,公司利用信息化平臺,跨區域協調資源進行配送,形成統一高效的配送體系, 持續提高存貨周轉率,改善營運能力。2017 年以來公司應收賬款、存貨周轉率改善情況均優于同行, 應付賬款周轉率顯著改善,隨著規模擴張公司對上游賬期拉長,對下游收款更優,整體營運效率顯 著優于同行業。

公司積極推動智能化、自動化改造,推進轉型升級,實現降本增效。公司著力打造智能化、自動化 生產線,推動全流程數據化發展,通過加快實施鋼結構生產線關鍵工位、節點的智能化改造、打造 數字化管理平臺等舉措,進一步降低用工人數、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的穩 定性,增加生產效益。2017 年以來,隨著公司持續擴產,管理費用率穩步下降的同時人均能效、產 量持續提高。 公司重視技術研發,研發費用逐年提高。2021 年研發費用為 5.8 億元,同增 51.7%;2022 年開始, 公司加快了在數控激光高精準切割、小型連接件的專業化智能化生產、機器人自主尋位焊接、機器 人噴涂等智能化改造及人才培養方面的投入,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裝配式:裝配式業務發展助推公司業務拓展。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裝配式建筑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有助于公司拓展建立符合工業化標準、綠色建筑要求的公共建筑業務,推動公司 標準化體系建設。與普通的工程項目相比,鋼結構裝配式建筑具備技術含量高、回款相對有保障、 利潤相對穩定、潛在市場規模大的特點,作為行業龍頭,公司具有技術優勢和經驗優勢。經過數年 開拓,公司裝配式業務已初具規模,2022 年上半年公司裝配式建筑業務實現營收 15.3 億元,占比 17.2%,同增 0.5pct,實現利潤 1.5 億元,占比 13.9%。隨著裝配式滲透率提高,將有力支撐公司業 績增長。

精工鋼構

深耕多年,引領行業

公司鋼結構業務起步早。公司鋼結構業務始于 1996 年,2003 年通過重組長江股份,借殼登陸 A 股上 市,不斷實現跨越發展,公司構建了國家級創新研發平臺,擁有了多項自有創新技術體系。公司布 局全國八大生產基地,拓展國際六大中心市場,在公共建筑、工業建筑及居住建筑等鋼結構建筑領 域持續引領發展。 公司股權較為集中。董事長和實控人為方朝陽,其直接持股精工鋼構 0.25%的股份,通過持有中建 信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精工股份集團有限公司以及精工控股集團(浙江)投資有限公司股份的方式, 間接控股精工鋼構 39%的股份。

2017 年以來公司營收利潤穩步增長。2022 年 1-3Q,公司實現營收 110.6 億元,同增 6.4%,歸母凈 利潤 6.5 億元,同增 16.8%,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5.7 億元,流出額相比 21 年同期略有縮小,毛利 率 14.7%,同增 0.7pct,凈利率 6.0%,同增 0.6pct,費用率 8.5%,同增 0.2pct。2017 年以來公司營 收、歸母凈利實現快速增長,年復合增長率分別達 23.4%、82.4%,工程回款的不確定性使得經營性現 金流有較大波動。

公司產能持續提升,助力后續業績增長。公司鋼結構產能和銷量不斷提升,根據公司產銷經營快報, 2022 年公司累計新簽合同 497 項,合同金額 187.6 億元,同增 10.7%,實現鋼結構銷量 112 萬噸, 同增 10.2%。公司采取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使得庫存保有量較低,產能利用效率高。公司生產基 地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目前在浙江、安徽、湖北、廣東、上海等地擁有多個鋼結構建造基地和 裝配式基地,自有鋼結構產能達 100 萬噸,裝配式產能達 100 萬平方米。公司可轉債募投項目之一 長江精工智能制造產業園已部分投產,產能爬坡后將新增鋼結構產能 20 萬噸,新建成的江蘇基地, 在建中的浙江基地產能落地后也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產能規模,助力業績增長。此外,公司推進輕資 產發展模式,通過靈活調配自有產能以及外協產能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公司優勢:加速轉型,“提智”增效

發揮“輕資產”優勢,加快 EPC 總包轉型。EPC 模式利潤、成本更優、現金流回款更佳。EPC 業務 相較于傳統分包工程項目,具有施工周期更短、施工過程中損耗更小、工程質量更高、利潤率更高 的優勢。從業務構成來看,EPC 業務總體利潤水平高于單一的工程分包模式,區別于工程分包項目 只負責加工制造和安裝的單一業務模式,EPC 業務涵蓋從項目策劃、工程設計、技術優化、加工制 造到安裝的工程全生命周期,這使得總包方的業務收入來自多個方面:策劃、設計等服務費收入、 獨立承攬的利潤較厚的施工收入以及利潤較低部分分包所帶來的管理費收入;從成本端來看,發展 EPC業務更具有成本優勢。在鋼結構分包工程中原材料成本占比高達50%-60%,安裝成本高達20%, 近年來人工成本的增加導致安裝成本呈上升趨勢,而鋼材等原材料占 EPC 訂單總成本的比重僅為 5%-10%;從現金流角度來看,EPC 業務相比工程分包業務周期更短,可以將墊資壓力轉嫁給分包 商,同時由于其在業務模式在更靠近業主一端,現金流回款情況往往更好。

推動數字化、智能化平臺建設,賦能公司業務發展。根據 2022 年 3 月住建部印發的《“十四五”住房 和城鄉建設科技發展規劃》,推動數字化和智能化與建筑業深度融合將成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未來 隨著云計算、5G、AI 等技術性基礎設施的逐漸成熟和降價,新技術的使用將會更為便捷和廉價,數 字化、智能化技術將會為建筑業深度賦能、降本增效。公司近年來著力發展 BIM+數字化協同管理 平臺,其平臺先后被國家工信部評為“2018 年工業互聯網 APP 優秀解決方案”和“2019 年制造業雙創 平臺試點示范項目”。目前公司的 BIM+數字化協同管理平臺已在近 1,000 個工程項目中實現應用。 同時,公司通過下屬專業信息化公司比姆泰客,打包出售 BIM+信息系統,開展新的業務經營手段, 在降本增效的同時拓寬業務范圍,增厚利潤水平。 數字化轉型助力營運效率提升和降本增效。2016 年以來公司應收賬款、存貨周轉率不斷改善,總資 產周轉率穩步提升,資產利用效率持續提高;BIM+數字化轉型所帶來的銷售效率、管理效率提高使 得公司 2016 年以來費用率穩步下降。

公司緊隨政策東風,加速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業務布局。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16-2022 年, 國內分布式光伏年新增裝機規模從4.2GW增加至51.1GW,截至2022Q3,累計裝機規模達142.4GW, 裝機規模快速提升。《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等相關 文件的出臺使得建筑節能頂層設計進一步提升,綠色建筑以及分布式光伏的需求將逐漸增加。BIPV 市場廣闊,公司具備先發優勢,有望受益。公司旗下專門開展 BIPV 業務的子公司精工能源于 2014 年成立,2021 年營收達 5.1 億元,占當年總營收的 3.4%,凈利潤 0.2 億元,是國內目前在 BIPV 領 域唯一產生凈利潤的鋼結構公司。

東南網架

空間鋼結構領跑者

公司在鋼結構領域享譽盛名,多次承接國家級大型施工項目。公司 2007 年在深交所上市,于浙江、 廣東、四川和天津“三省一市”設立六大制造基地,建立了“華南、西南、北方、西北、華東、華中” 六大區域為核心的國內營銷網絡;綜合競爭力位于前列,憑借參與“中國天眼”、廣州新電視塔“小蠻 腰”、杭州奧體中心主體育場“大蓮花”、杭州奧體等眾多標志性工程,公司在海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 度,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公司股權結構較分散。公司現任董事長、實控人為郭明明,直接持股 4.3%,間接持股 18.9%,合計 控股占總股本的23.2%。其余股東持股比例均較小,截止2022年三季度,前十大股東合計持股46.5%。

公司業績持續增長,營運能力改善。2022 年 1-3Q,公司實現營收 87.3 億元,同增 4.4%,歸母凈利 潤 3.8 億元,同減 28.1%,業績下滑所致主要由于化纖業務所處的紡織行業不景氣導致,經營性現金 流凈額為-7.1 億元,凈流出規模擴大,毛利率為 11.8%,同減少 2.2pct,凈利率為 4.3%,同減 2.0pct, 費用率為 7.0%,同增 0.1pct。2017 至 2021 年,公司營收、歸母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分別達 9.7%、 47.7%。隨著成本壓力減輕,建設工程完工確認收入,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有望好轉。

公司主營業務為鋼結構和化纖,鋼結構業務占營收比重長期超過 50%,化纖業務受下游織造、印染 行業景氣影響較大,占營收的比重在 20%-40%間浮動。長期以來鋼結構業務的毛利率均高于化纖, 2019 年起,公司轉型 EPC 總承包業務,目前 EPC 業務毛利率仍低于鋼結構業務,業務處于提升階 段。隨著“十四五”規劃的逐漸落地,公司依靠充足的施工經驗和技術優勢,有望持續優化業務結構, 提高綜合盈利能力。

“EPC 總承包+1 號工程”雙引擎驅動

公司將裝配式鋼結構為主體的 EPC 項目作為重點發展方向,逐步實現由專業分包模式向總承包模式 轉型。近年來公司 EPC 業務占營收比重穩步上升,盡管毛利率仍略低于鋼結構分包業務,但隨著公 司 EPC 業務逐漸成熟,其利潤率仍有提高空間。同時,EPC 模式可以縮短回款周期,改善公司現金 流狀況。 “EPC 總承包+1 號工程”雙引擎戰略,推動裝配式鋼結構的產業化應用。公司積極推動研發成果在 EPC 業務中的應用,將其轉化為產品優勢和壁壘優勢:利用總承包+大健康的特色商業模式,打造裝 配式總承包醫院、學校、會展、體育中心等公共建筑;同時,緊抓中國天眼、杭州灣智慧谷、蕭山 機場等“1 號工程”,持續增強品牌影響力。雙引擎戰略推動下,公司綜合競爭力有望持續提升。

積極把握發展機遇,推動 BIPV 業務發展。在我國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重大國家戰略及城鄉建設 領域綠色發展、低碳循環發展的背景下,能源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調整,光伏等清潔能源的重要性日 趨提升。公司積極推進建筑-光伏一體化布局,開展先進技術與綠色建筑的融合,提出“裝配式建筑 +BIPV”的轉型戰略:2021 年設立了浙江東南碳中和科技有限公司,并與福斯特新能源開發有限公 司合資設立了浙江東南網架福斯特碳中和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開發,投 資光伏發電業務和 BIPV 總承包項目建設;2022 年 4 月,與杭州錢塘新區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龍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開發適用市場的 BIPV 產品,打造符合雙 碳發展要求的綠色建筑集群;2022 年 9 月,公司與日托光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研發、生產高 端光伏組件,開發 BIPV 產品,應用于個性化建筑場景。BIPV 市場前景廣闊,公司在該領域戰略轉 型有望助力公司中長期發展。

富煌鋼構

擁有特級資質的一體化承包商

公司歷史悠久,具備特級資質。公司成立于 1987 年,是國內較早的集鋼結構設計、施工、制作、安 裝與總承包為一體的企業。公司 2007 年 3 月收購富煌設計,2009 年收購富煌建設與房屋建筑工程 業務相關的主要經營性資產,于 2015 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形成以總承包業 務為主導,裝配式建筑產業化、重型建筑鋼結構、重型特種鋼結構、輕鋼結構、美學整木定制、高 速視覺感知及高檔門窗產品系列化發展、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特色經營格局。

公司股權相對結構集中。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楊俊斌、周伊凡夫婦,間接持有公司 33.2%的股份。公 司現任董事長、總裁曹靖博士兼任安徽建筑大學碩導、中建金協鋼結構橋梁分會副會長,參與了國 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科研項目。

EPC 轉型使營收結構發生改變。2019 年以前公司鋼結構產品長期占營收比重 65%以上,隨著公司向 EPC 總承包模式轉型,建造工程占比快速提高,2021 年建造工程(包括鋼材料制造)占營收比重為 67.1%,鋼結構銷售占營收比重僅 22.8%。公司營銷網絡輻射全國,但營收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長 期以來華東地區收入占比超過 50%,近兩年占比提升顯著。

聚焦技術、內優管理、推動轉型

公司聚焦核心技術,取得了多項高資質、高等級認證。公司獨特的資質優勢為公司承攬體量大、門 檻高、技術要求高的國家大型總包項目提供了保障,公司先后承接了上海世博會上的七個展館、無 錫蘇寧廣場、昆明萬達廣場、阿里巴巴阿里云大廈、廈門世茂海峽大廈等一大批難度高、體量大、 結構復雜的代表性工程,為公司創造了良好的品牌聲譽。 加強產學合作,加快技術成果轉化。公司利用現有技術平臺,先后與同濟大學等國內名校、科研院 所建立了長期的“產學研”和技術合作關系,并且及時將技術成果投入到生產經營過程中,不斷改進 生產工藝、總結技術成果,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也提升了品牌效應,保證了公司在行業內的技術 競爭優勢。

積極推動裝配式建筑業務發展,助推產業升級。公司依托裝配式產業化研究中心與富煌設計院,進 入各省市裝配式建筑市場,搶占市場先機,拓展業務范圍。隨著 EPC 總承包管理機制逐漸健全,公 司市場競爭力有望提升。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陜西建騰彩鋼鋼構工程有限公司 | 版權所有   支持:力洋網絡